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釋放雙眼,帶上耳機,聽聽看~!
00:00
00:00
1992年,由蘋果電腦公司、IBM公司和美國半導休公司聯合組成的研究機構提出了一項名為同步以太網(IsoEnet)的技術,這項技術使用了交替編碼的方式,可以使96個ISDN的B通道信息和一個標準的10Mbit/s以太網信道同時在3條同類型的雙絞線電纜上傳輸。由于ISDN可以傳輸同步業(yè)務信息,IsoEnct技術可以讓局域網管理人員把他們的標準數據網和他們的語音網、可視會議網集成起來。這樣一來,局域網作為一個整體的網絡,就可以利用同一種電纜來同時傳輸標準的(異步的)以太網數據和同步的可視會議信息及電話語音信息。IsoEnet技術的提出,在時間上很好地配合了在美國和全球范圍內人規(guī)模發(fā)展ISDN的計劃,因此,在廠商看來,IsoEnet技術將成為,項在局域網上同時傳輸數據和實時業(yè)務的主要技術。IEEE在1995年的秋季制定了此項技術的標準,命名為802.11,使得此項技術的前景十分光明。
大概在同一時間,ATM廠商也研制出了在相同類型的雙絞線上同時傳輸實時業(yè)務信息和非實時數據的技術,此項技術使用了 25Mbit/s雙絞線適配器和低價的“工作組”交換機。與此項技術相配對的是一種名為局域網仿真的連網方式。這樣一來,利用ATM就可以做到在終端之間傳輸信息時不再區(qū)分數據網和多媒體網。ATM組織預言,ATM技術在未來將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流量傳輸,可使網絡通達全球,并可用于連接微機、多媒體終端及電話。
然而,局域網管理者有著不同的看法。無論IsoEnet、ATM或其他新技術宣稱他們各自如何地優(yōu)越,全世界設計和維護辦公室局域網的人員還是對一種技術情有獨鐘,這種技術就是以太網技術。以太網技術產生于70年代初期,它有著ISDN,IsoEnet和ATM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性:規(guī)劃、建造和維護較簡單,且價格便宜。隨著以太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太網設備廠商希望能為他們的產品制定一項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促成了1985年IEEE以太網技術標準的產生,命名為IEEE 802.3。
在90年代之前,以太網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并形成了一種至今還為人熟知的模式:傳輸速率為10Mbit/s;傳輸的媒體為價廉的雙絞線電纜;傳輸數據采取盡力而為的方式。到了90年代,以太網技術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包括傳輸速率達100Mbit/s和1000Mbit/s,可以使用光纖作為傳輸媒體(光纖的傳輸帶寬遠高于電纜),可以依照數據的優(yōu)先級來傳輸數據,更重要的是,本已低廉的以太網設備的價格進一步下降。正是以上的各種因素使得以太網技術實際上已成為大多數應用中唯一可行的局域網技術。
哪種技術在計算機多媒體局域網中更具優(yōu)越性呢?如果各種技術的基礎是相同的話,幾乎所有的分析家都會認為是那種把數據和語音進行混合傳輸的局域網技術(如IsoEnet和ATM),因為它們更適于傳輸實時業(yè)務。但是,各種技術的基礎實際上是不同的,以太網技術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許多局域網己經采用了以太網技術,并通過實踐證明以太網技術適用于各種不同的網絡環(huán)境??梢赃@么說,各種技術真正展開全面競爭的時刻還沒有,到來,只有在硬件和應用程序都能支持數據和語音的混合傳輸,并且服務提供商認為他們的服務能夠在數據和語音混合傳輸的網絡上正常運作時,才會真正需要數據和語音混合的局域網技術。
因此,只有少數的局域網使用了IsoEnet或ATM技術,這些局域網的管理者為了超前使用這種技術,不惜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某些使用了IsoEnet或ATM技術的局域網毫無疑問是成功的,它們通過本章所描述的混合傳輸的優(yōu)勢為使用者節(jié)約了費用或創(chuàng)造出新的效益。但另一些使用了IsoEnct或ATM技術的局域網卻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網絡的投資也沒有獲得應有的收益。對于絕大多數的局域網,只有等到以太網技術,適于傳輸語音和視頻信息時,才有可能提供語音和視頻服務。在90年代末期,利用以太網技術已經可以傳輸語音和視頻信息了,這就意味著在大多數局域網中己經可以提供語音和視頻服務了。本章主要介紹為什么以太網技術能成為基于局域網的IP語音系統(tǒng)的骨干技術,并介紹各種/商和標準化組織為實現這一日的所采取的措施。